据介绍,2024年全国对50万个重点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,对500万名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患者进行尘肺病筛查。监测结果显示,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正在逐步好转,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也在逐步增强。但尘肺病、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防治任务仍然艰巨。
“目前尘肺病无法治愈,但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康复来延缓病程,改善生活质量。”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说,在中央财政支持下,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引导康复资源下沉,依托现有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批尘肺病康复站。目前尘肺病康复站总数已达900家,实现尘肺病患者集中的乡镇(社区)全覆盖。
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孙新介绍,职业性腕管综合征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中的一种,主要是工作中长期受力、重复操作、不良姿势、重体力劳动和振动等引起的以肌肉、骨骼、神经等系统损伤为主的一类疾病。建议用人单位改进工艺、技术、设备,减少劳动者手腕部重复作业;劳动者工间休息时,可适当做手腕部放松活动或局部按摩等。
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二级巡视员杜文甫介绍,截至2024年,全国高危行业企业签订劳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50.5万份,覆盖职工6448.18万人。2021年至2024年,全国各级工会累计投入“送清凉”专项资金近60亿元,慰问职工近9000万人。此外,全国已建成工会驿站18.61万个,2024年服务近8亿人次。
如何提高职工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和防护技能水平?杜文甫介绍,全国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国“安康杯”竞赛活动,截至目前,参赛企业达60多万家,参赛职工达8000多万名。同时强化对工会从事劳动保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。
健康企业建设在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少辉介绍,公司引进全封闭式通风系统、自主研发专利产品替代人工轨道巡检等降低作业风险;联合科研院所开展职业紧张损害、骨骼肌肉损伤等相关职业健康培训,2024年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;全面推行员工心理援助项目,由专业机构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。
职业人群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?王刚说,焦虑、抑郁是职业人群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。绝大多数精神心理问题可以有效治疗,劳动者要及时寻求精神卫生机构的专业帮助。在即将到来的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,劳动者如果遇到心理相关问题,可拨打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”进行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