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巴黎奥运会的10米跳台上,聚光灯最后一次照在了斯彭多利尼身上。当记分牌显示她排名第六时,这位英国跳水选手仰头眨掉睫毛上的水珠,转身露出了带着泪光的微笑。相比四年前在东京,她曾因全红婵的“水花消失术”震撼到夜不能寐,而今天,她已经紧握住了比奖牌更珍贵的东西。
摄像机定格了她与父亲深情相拥的瞬间,社交平台上关于父亲眼中的“冠军”的话题迅速占据了热搜。这位曾被誉为英国跳水界“天才少女”的运动员,在五年间完成了一场扣人心弦的自我救赎。当人们依旧沉浸在陈芋汐与全红婵的“神仙打架”之时,斯彭多利尼,那个站在领奖台最右侧的身影,正在书写竞技体育最感人的B面故事。
斯彭多利尼于2004年出生在伦敦肯辛顿区,似乎命运早已为她编写了一本镶金边的剧本。父亲是一位明星,活跃在电视荧屏上帮别人撮合姻缘;母亲则携带着浓厚的意大利浪漫基因,而她从小便在私立学校的泳池中如同一条自在的小鱼。然而,10米跳台的竞技从来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,即使你是明星的女儿。2018年,年仅14岁的她在国际泳联大奖赛上挑战反身翻腾两周半,尽管看台上父亲紧握的拳头充满焦虑,那时,他们并未察觉,命运已经悄然为她标好了代价。
在2021年东京水上运动中心的赛场上,全红婵像一尾银鱼破水而出,斯彭多利尼看得手心发凉。这位比她小三岁的中国姑娘以巨大的优势摘得金牌,而斯彭多利尼的英国历史最佳第七名,却被媒体描述为“令人失望的表现”。更为致命的是,弗雷德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动态下,不断涌现出成千上万的留言,从“虎父无犬女”逐渐转向“名人家庭的花瓶”。某天的训练中,她在空中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,像断电的机器人一般直直跌入泳池——事后,她才得知这种现象被称作“twisties”,它是顶尖运动员最为恐惧的心理魔咒。
长达238天的沉寂,斯彭多利尼的Instagram动态停留在病房窗外梧桐树的照片上。父亲推掉了工作,陪她在康沃尔郡的海岸线散步,母亲翻出了她三岁时穿泳衣吃冰淇淋的视频。“那时你跳进儿童池,就像跳进了整个世界。”父亲的话让她突然意识到,作为“西里埃家跳水公主”的光环,反而成了束缚。或许,她该重新找回那个只因爱水而跳入池中的自己。
2022年,在布达佩斯世锦赛的双人跳台领奖台上,斯彭多利尼在铜牌挂上脖子的瞬间,来自看台的一声意大利口音的呐喊响彻四周。她知道,父亲又举着手机拍Vlog。这一次,她没有像以往那样尴尬躲避,反而对着镜头比出了“第三名也很酷”的手势。在社交媒体上,她公开了自己与心理医生的诊断书与康复日记,评论区充满了匿名的职业运动员留言:“原来世界冠军也会有惊恐发作的时刻。”
若说巴黎奥运会的双人铜牌是送给父亲的礼物,那么单人项目的第六名无疑是她送给自己的勋章。在混合采访区,她指着观众席上举着“你教会我们呼吸”灯牌的粉丝,向记者说道:“奖牌会氧化,但战胜恐惧的勇气永远崭新。”这句话被《卫报》头版引用,而此时,中国跳水队正悄然加练。她与全红婵肩并肩的合影,不仅出现在两国的热搜榜上,更透露出两位跨国闺蜜在东京奥运会洗手间里相拥痛哭的故事。
如今,斯彭多利尼的身份远超跳水运动员:她是伦敦大学新闻系的全A学霸,是运动员论坛中以三种语言做心理疏导的志愿者,是拍摄队友训练花絮的Vlog博主。当她宣布要记录“被足球淹没的英国小众运动”时,BBC体育频道的主编亲自向她发出实习邀请。跳水圈流传着一个秘密:陈芋汐送给她24岁生日的礼物是一支刻有中文“飞”字的钢笔。
在蒙特利尔世界杯颁奖典礼后,一名记者询问她对于洛杉矶奥运会的目标。斯彭多利尼望向正在互相庆祝的全红婵和陈芋汐,露出了狡黠的笑容:“或许到时候我会在解说席上,用中文喊‘漂亮’?”她这句话虽半开玩笑,却也蕴含着真实的决心。她的中文笔记本最新的一页写道:“人生并非跳台,不需要计算每一个转体度数。当你真正自由时,每一个落点都是满分。”IM电竞控股有限公司